11月12日,記者跟隨吉林省殘聯來到永吉縣,參觀這里的仁利榛樹栽培農民專業合作社,探究其脫貧攻堅的“妙招”。 李端仁接受記者采訪 去往合作社的道路只有一條沙石路,顛簸了近一個小時,記者終于見到了永吉縣仁利榛樹栽培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法人李端仁。他的腿腳有些不靈便,看上去很憨厚,可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人,卻帶領殘疾人走出了一條致富路。 “我不是一個‘消停’的人。”李端仁開玩笑地說。“怎么個不消停?”面對記者的提問,他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為了摘掉“貧困帽”,2006年開始,李端仁先后嘗試種植甜玉米、紫薯、黑土豆、雪蓮果等,但由于氣候條件和貯藏方法等因素制約,都沒有成功。2011年,他無意中在電視上看到一檔創業節目,是關于種植“平歐大果榛子”的,這引起了他的注意。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李端仁決定發展大榛子種植項目。 李端仁和他的榛子地 說干就干,而且要干好。李端仁不怕苦,不怕累,先后13次到吉林省農博會參觀,分赴黑龍江牡丹江市、遼寧本溪市實地考察學習,起早貪黑,全身心投入。就這樣,他的“事業”終于紅紅火火地干起來。2012年9月,李端仁的“平歐大果榛子”被中國·吉林第四屆農業科技產品博覽會評為堅果類一等獎。 值得稱贊的是,事業取得成功的李端仁并沒有忘記身邊的貧困戶,他創立的永吉縣仁利榛樹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了500戶貧困戶,其中,殘疾貧困戶占有400余戶,種植面積多達150多公頃。 村民景玉環就是受益者之一。55歲的景玉環和腦癱兒子相依為命,退耕還林政策實施之后,母子二人因為山地不能種植玉米,家庭收入大大減少。在李端仁的幫助下,景玉環種下了1000多棵榛子苗,預期收入可觀。 這就是李端仁帶領殘疾人脫貧致富的故事。現在的他正在嘗試研究種植大櫻桃、靈芝的新技術,致富路越走越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