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已近手難舒,終日掩門深閉廬。”今日23時39分,小寒。 小寒 節選自《二十四節氣志》 作者/宋英杰 1月6日前后為小寒節氣,冷氣積久而寒,“小寒大寒,凍成冰團”。 名分和稱謂雖有大小之分,但小寒并不小,我們不能因其小而輕視其寒。總體而言,北方冷在小寒的更多,南方冷在大寒的相對多一些。 古人認為,小寒、大寒之寒溫,即偏冷偏暖,具有指標意義。只有小寒、大寒“凍透了”,來年開春之后才能順利回暖。諺語是這樣說的: 小寒寒,驚蟄暖。 小寒暖,倒春寒。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小寒大寒大日頭,來年開春凍死牛。 “小寒風過冬”的農閑時節,其實人們也并沒閑著。此時草未萌、花未開、蟲正眠,找尋個物候線索實在不容易,但人們還是頑強地在揣摩著天氣韻律,揣摩著此時的干、濕、寒、溫與后續天氣的呼應關系。 古人描述的小寒物語是: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鴝。大雁北遷,喜鵲筑巢,野雞鳴叫。 二十四節氣中只有白露和小寒是完全以鳥類作為物候標識的。古人認為,“禽鳥得氣之先”,鳥類在感知陰陽之氣流轉方面有難以比擬的天賦。 古人以花、鳥、草、蟲等物候表象為各個節氣進行注解,每個候有一個候應,即提取最具代表性的一種物候,作為這個候的物候反應。然后把每個候的候應統合在一起,組成二十四節氣的七十二個候應。 七十二候應呈現的是綜合性的物候,其中關于花事的候應并不多,最著名的是驚蟄一候的“桃始華”和清明一候的“桐始華”。于是,偏愛“拈花惹草”的人們便另起爐灶,專門以花作為某些節氣的物候標識,這便是二十四番花信風。 所謂花信風,就是某種花、某個方向的風,在某個時節應期而至,風而有信。于是人們在此時開放的眾卉之中遴選一種花期最準確的花作為花卉界的代表,“晉升”為物候指標。 不過,各地并非每個節氣的物候都能與花相關聯。花信風始于小寒,終于谷雨,涵蓋了從隆冬到盛春的八個節氣而已。倘若長夏無冬的華南以花事來表征節氣、物候,或許可以梳理出七十二番花信風。 氣象學家竺可楨先生在其《物候學》中說道:“花香鳥語是大自然的語言。重要的是,我們要能體會這種暗示,明白這種傳語,來理解大自然。” 如果能夠嚴謹地基于本地實際氣候,相對精準地挑選一兩種最能反映某一節氣或某一候的時令之花,作為時令物語,不啻為一種具有爛漫意味的物候觀測。 風有常,花有信,以花事次第記載時光,于是歲月含香。 宋英杰:小寒大寒,凍成冰團。 小寒是24節氣中最冷的節氣,也是降雪最多的節氣。在最寒冷的時節,溫暖不僅來自爐火,還來自對團圓的盼望。 宋英杰 小寒 · 吟詩 《詠廿四氣詩·小寒十二月節》 唐丨元稹 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 拾食尋河曲,銜紫繞樹梢。 霜鷹近北首,雊雉隱聚茅。 莫怪嚴凝切,春冬正月交。 《蠟梅香》 宋丨喻陟 曉日初長,正錦里輕陰,小寒天氣。 未報春消息,早瘦梅先發,淺苞纖蕊。 揾玉勻香,天賦與、風流標致。 問隴頭人,音容萬里。待憑誰寄。 一樣曉妝新,倚朱樓凝盼,素英如墜。 映月臨風處,度幾聲羌管,愁生鄉思。 電轉光陰,須信道、飄零容易。 且頻歡賞,柔芳正好,滿簪同醉。 《駐輿遣人尋訪後山陳德方家》 宋丨黃庭堅 江雨蒙蒙作小寒,雪飄五老發毛斑。 城中咫尺云橫棧,獨立前山望後山。 《清遠舟中寄耘老》 宋丨蘇軾 小寒初渡梅花嶺,萬壑千巖背人境。 清遠聊為泛宅行,一夢分明墮鄉井。 覺來滿眼是湖山,鴨綠波搖鳳凰影。 海陵居士無云梯,歲晚結廬潁水湄。 《長相思·山一程》 清丨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 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小寒已到,年關將至,靜待故人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