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關群是和平村新上任不到3年的黨總支書記,她身體健壯,性格開朗,說話辦事爽快大方,熱愛事業,關心百姓,村民不叫她“書記”,老人叫她“孩子”,同齡人叫她“姐妹兒”。 王關群是一名普通黨員,自己家開個塑料制品廠,年收入100多萬元,無憂無慮。根本沒有當村書記的想法,但群眾擁護,組織信任,不能推脫,就勇于擔當了。她想:“擔當就得干好,不能辜負村民的期盼,不能讓組織失望。” 王關群是2014年春被推選擔任和平村黨總支書記的。她首先搞了調查摸底。她找村黨總支、村委會成員促膝談心,交流思想,溝通情況,暢談和平村的遠景。她按小組,一戶一戶,逐家走訪,了解各家各戶的生產生活情況,都記在本上,做到有目標有目的關心村民生產生活。 她一上任正趕上備耕,家家戶戶都需要資金買種子化肥,但不少村民因玉米沒賣,手里沒錢搞備耕。王書記就親自給村民跑銀行,得到的回答是:“上年貸款還不上,不能貸下年款”,怎么辦? 王關群二話不說,打車回家取自己存折,給村民還貸款。同時,讓村干部通知欠款戶到銀行辦理還貸手續。當天,有10幾戶村民辦了還貸手續,王關群在銀行連坐5天,為50多戶村民還40多萬元貸款。 備耕結束之后,王書記想,村民一家10畝左右地,靠種地,只能維持溫飽生活,不能富裕奔小康。她就考察市場,在互聯網上搞調查,幫助村民上項目辦企業。村里引進外資建立了塑鋼廠、藥廠都已投產,安排村民200多人;還幫助村民發展了養豬、養牛、養雞、養羊、養兔專業戶和種植葡萄專業戶、種黃煙專業戶、食用菌專業戶等,使剩余勞動力都得到安置,村民收入大大提高。 王書記記住了全村800多戶每戶戶主的名字,記下了每一戶的喜怒哀樂。也就是從那一刻起,她已經把自己當成了老年人的孩子、同齡人的姐妹。如今,她就是鄉親們眼里的“孩子”和“姐妹”。 去年冬天的一個夜里,村民李愛蓮的老伴突然得了急病。老兩口是村里的低保戶,手頭不寬裕,孩子又在外地打工,一時間沒個能依靠的人。看著昏迷的老伴,李愛蓮急得不知道怎么辦才好。想起大家都說王關群人好,但非親非故的,是真好還是傳說,李大娘心里可沒底。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來到了王書記家。 聽了情況后,王書記就對老人說:“別著急,錢我拿,車我出,病我幫看。”事后,李大娘深有體會地說:“王書記可真好,把我家的事當成他家的事,比我姑娘還親。” 王書記卻說:“我當這個村書記,每家的事都是我的事。” 三年來,王書記風風雨雨,不顧酷暑嚴寒,辛辛苦苦為村民謀福利創財富,村民們都暖在身上,記在心里,他們的“孩子”“姐妹”兩年多沒領過一分工資,但卻給村小的孩子們送去了“六一”節的禮物,逢年過節給村里的低保戶、困難戶送去了好吃的。如今,和平村民心里都裝著王關群,今年村官換屆,她再次以高票當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