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鄉(xiāng)村,首先映入眼簾的,除了街道,便是院墻了。 村莊里的院墻,也作園墻,早先是用樹枝作籬笆,俗稱障子。夾障子最好用柳樹枝,筆直細長的新枝為佳,筆挺、柔順,有韌性。家家有籬笆墻,家家就有了溫馨的庭院和碧綠的菜畦。 柳枝式的院墻,不失為一道亮麗的風景。更奇妙的是,得到雨水的滋潤,籬笆墻中的個別柳枝竟能生根發(fā)芽、吐葉展枝成活下來,有的竟能長成粗壯的柳樹,給偌大個庭院增添無限的魅力。樹蔭下便成為夏日里人們納涼閑聊的歇息場所。倘若每根都有幸存活,那就真的成了高而密的青紗帳了。 回想起來,籬笆墻還承載著兒時的好多故事。炎炎夏日,長長的障子里,螞蟻在上邊爬上爬下,蜘蛛在那里結(jié)網(wǎng),蛾子在那里藏匿,蜻蜓、蝴蝶、麻雀常常在稍頭小憩。爬山虎、豆角秧、葫蘆藤也會乘勢而上,籬笆墻便成了綠色的屏障,且點綴許多五顏六色的花朵。屋前的障子上還晾過衣服、夾過蓋簾,鐫刻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現(xiàn)如今,古老的籬笆墻已退出歷史舞臺,就連泥土墻也不見了蹤跡。土墻的歷史也不算短暫,那時,幾乎每家都備有打土墻所需的工具:四根粗細均勻的原木、八根細麻繩,一兩副墻堵頭。 為了讓土墻經(jīng)受住狂風暴雨的考驗,人們就用堿土,摻些羊草和成泥,一鍬鍬順次扔到墻頂,再用泥板抹成壟臺狀。為了防止家禽們跳墻禍害菜園,還將剁好的一段段樹枝插到剛抹好的墻頂,且插作網(wǎng)形,泥干后相當結(jié)實,這樣蓋了帽子的土墻,抗雨淋、耐風蝕,能保持多年堅挺不倒。 叉墻也是一項技術(shù)活,首先泥需和好,不宜太稀,羊草摻得適量。如果叉得不好,還不等完工,墻體就會坍塌倒閉。當年村里住的泥土房,也大都是用墻桿打的。一些淘氣的男孩,總愛在沒插樹枝的墻頂上走來走去,就像走獨木橋似的,張開兩只臂膀,掌控著平衡,互相比賽,看誰走得穩(wěn)、走得快、走得遠。每每這時,總免不了大人們擺手、吆喝,擔心孩子們摔下來,害怕他們踏壞土墻。 后來,不知誰發(fā)明了水泥板。兩米高的方柱,相對的兩面作成凹槽,用以連接水泥板。水泥板大約兩米長,一米半高,三指厚。方柱和水泥板均由混凝土和細鋼筋構(gòu)成,利用現(xiàn)成的模板制作。個別農(nóng)民也就成了小老板,農(nóng)閑時雇用幾個小工,制作好了就上門給各家各戶安裝。農(nóng)民的日子富裕了,也不在乎花千八百塊錢,求的是省時、省力、省心,院落整潔、規(guī)矩。有了整齊、美觀的水泥板院墻,那種略顯憨笨的老土墻也就逐漸被淘汰了。 如今放眼再望,村莊里大都用紅磚統(tǒng)一修筑起了堅如磐石式的院墻,墻面可繪就一些宣傳標語或公益廣告。那平坦?jié)崈舻慕值纼膳枣鼓榷嘧说慕鸾z柳,絢麗多彩的鮮花,還有那高高掛起的太陽能路燈,標準化的排水溝、公廁及垃圾箱,金黃色的戶戶通八字橋,寬廣的群眾文化廣場,還有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農(nóng)機合作社,種植、養(yǎng)殖合作社……不知不覺間,一幅幅幸福、和諧、秀麗的鄉(xiāng)村畫卷呈現(xiàn)在眼前。 從原始的籬笆墻到土墻,再到水泥板,再到現(xiàn)代化整齊劃一的磚院套,這不平凡的發(fā)展歷程,印證著改革開放以來村容村貌的大變遷、大興旺和大繁榮。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農(nóng)民的生活越來越好,新農(nóng)村的風景越發(fā)亮麗,這怎能不讓人感到欣慰和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