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缽型毯狀苗育插秧技術是中國水稻所針對傳統毯狀秧苗機插存在的問題研發的適合我國水稻品種和季節特點的新型水稻機插技術。該技術采用缽型毯狀秧盤培育具有上毯下缽形狀的水稻機插秧苗,結合了缽型秧苗和毯狀秧苗的特點和優點。近年來,該技術引進吉林省,并進行大面積示范和推廣,效果良好。 (一)基地選擇 適用于大棚盤育苗和機插稻作區。 (二)技術特點 1.秧盤:缽型毯狀秧盤的外形尺寸與常規機插秧盤一致,而秧盤底部成平面,育秧時秧苗吸水更均勻,秧苗生長均勻一致。該秧盤有橫向16缽和18缽兩種類型,適合不同橫向取秧檔位的高速插秧機機插。 2.定量定位機插:缽型毯狀秧盤育秧,可利用播種流水線,還可用特制的定量定位播種器播種,播種量低,育成秧苗呈上毯下缽形狀,適用于普通高速插秧機以缽苗形式機插。由于按缽定量取秧機插,除了可提高插秧機取秧精確度,還能顯著降低機插時的傷秧。 (三)技術優勢 1.成苗率高,秧苗素質好。通過定量定位播種,降低育秧播種量,提高成苗率和秧苗質量。 2.機插漏秧率低。缽形毯狀秧苗機插可按缽苗定量取秧,取秧更準確定量,機插漏秧降低,機插苗叢間均勻一致。 3.機插傷秧傷根率低。采用缽形毯狀秧盤,秧苗的根大多數盤結在缽中,插秧機按缽苗取秧,實現根系帶土插秧,傷秧和傷根率低。 4.機插秧苗返青快,早發根、早生分蘗。機插后秧苗返青提早3-5 d,發根和分蘗早,有效穗數多。 5.增產效果明顯。經全國不同稻區、季節和品種等70多點試驗示范比較,比傳統毯狀秧苗機插技術平均增產5 %-10 %,實現機插高產高效。 (四)技術要點 1.秧盤選擇:現開發用缽型毯狀秧盤缽碗大小的規格有17.5 mm ×16.1 mm和15.5 mm ×16.1 mm兩種,相應實現每盤橫向取秧16行和18行。吉林省多采用與常規機插秧盤外形尺寸相同、具有18行上毯下缽結構的育苗秧盤。 2.定量播種:床土選擇與處理、種子處理與現有機插育秧相同。播種采用與秧盤缽碗規格一致的定量定位播種器播種,將種子定量定位條播于缽碗上部。為實現稀播育壯秧,播種量控制在90-100克/盤。要使秧盤床土吃透水份,忌床土發白影響出苗,力保齊苗、全苗。 3.秧苗管理:整個秧田期保持秧板濕潤,機插前3-4 d,適時控水煉苗,增強秧苗抗逆能力。注意看秧苗施斷奶肥,促使苗色青綠。葉片淡黃褪綠的秧苗,每平方米用尿素4 kg左右、葉色較正常的每平方米施尿素2-3 kg。秧田期間注意防治立枯病、青枯病、苗瘟等。通過培育壯苗,保證秧苗成毯。 4.按缽取秧、適時移栽:18行插秧機宜選擇洋馬、井關和東洋等高速插秧機,調插秧機橫向取秧次數為18次。16行秧盤宜選擇久保田高速插秧機,調插秧機橫向取秧次數為16次。機插前根據缽體大小調整縱向取秧秧塊大小。適宜機插秧苗葉齡為3-3.5葉,選擇晴好天氣進行插秧。根據品種特性,機插密度控制在30 cm×(13.3-19.8)cm,3-5苗/穴,25-30盤/畝平方米。機插后及時補護苗水,加速秧苗返青。 5.精確施肥、定量控苗:根據水稻品種特性、目標產量及植株不同時期所需的營養元素及土壤的營養元素供應量,計算所施的肥料類型和數量,進行補充。結合不同生長期植株的生長狀況和氣候狀況進行施肥調節,與好氣灌溉結合,定量控苗。 6.病蟲草害綜合防治:利用“寬行稀植、控氮增鉀、好氣灌溉”的基礎農藝措施,結合化學防治,做好病蟲草害綜合防治。
推廣單位: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聯系地址:長春市生態大街1363號 郵政編碼:130033 聯 系 人:侯立剛,齊春艷 聯系電話:13069288103,18643427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