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丹 張闊 本報記者 徐文君
洮兒河靜靜流淌,夏的熾熱渲染著古城洮南。不遠處,金黃色的小冰麥成熟了,一串串飽滿的麥穗,在微風的吹拂下,散發著一陣陣麥香,人們正忙著采收,收割機的轟鳴聲、呦喝聲、歡笑聲傳出很遠,洮南大地到處洋溢豐收景象。
2021年,洮南市糧食產量首次邁入全省產糧大縣前十行列,得益于洮南市創新思路、精心謀劃,不斷探索做優做強特色現代化農業,助推鄉村振興發展的決心和勇毅,肥沃的“黑土地”煥發勃勃生機,成為百姓的“金飯碗”。
富硒水稻助推現代農業
洮南市福順鎮慶茂村,一池池稻田整齊排列,一陣微風吹過,池水蕩起一片片漣漪。
“別看我的水稻現在看著和普通的水稻沒有太大區別,但這些水稻可不簡單,這都是今年我按照去農藥化、去化肥化、零農殘、無公害標準試種的富硒水稻,它除了留存了普通水稻的全部營養成份,還具有保護心臟和延緩衰老、提高人體免疫力等多種特殊保健功能。”福順鎮慶茂村村民盛東波滿懷憧憬地介紹。
富硒農業屬于功能性農業,是我國現代農業發展中一支具有特色的新興力量。發展富硒產業洮南自然條件得天獨厚。2003年,省地質調查院根據1:25萬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在洮南市發現富硒土地9處,總面積約227.83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洮南市野馬鄉、那金鎮等鄉鎮部分區域及福順鎮全域。
“我們村今年共推廣試種富硒水稻200公頃,目前長勢都很好,老百姓也很認可,明年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力度,推廣富硒水稻種植,讓有限的土地發揮更大的效益,讓老百姓的收入越來越高。”福順鎮慶茂村黨支部書記張和說。
洮南市正探索通過“建基地、引技術、抓園區、塑文化、創品牌”等五大措施,建設集生產、加工、研發、貿易于一體的國家重點富硒產業集聚區,打造中國乃至世界的硒文化體驗中心與科研基地,實現從富硒農業到富硒產業的轉變,將洮南市打造成“吉林富硒現代產業發展示范區”“中國東北首個富硒產業區”。
雜糧雜豆發揮傳統優勢
洮南市蛟流河鄉作為雜糧雜豆交易集散地,鄉內有多個交易市場,這里的農戶也有種植雜糧雜豆的傳統和積極性。
“今年,我在自家和流轉的一些相對貧瘠的土地上種了8公頃大豆,現在長勢都很好,相信今年又是大豐收。”蛟流河鄉光榮村的張為說。
洮南市雜糧雜豆種植歷史悠久,農民有常年積累的種植經驗和種植習慣,現有雜糧雜豆行業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家,農產品地理標志9個,白城公共品牌(洮南綠豆)1個,雜糧雜豆交易市場3個,年交易額10億元。 (下轉06版)
吉 林 日 報 社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授 權 禁 止 復 制 或 建 立 鏡 像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火炬路15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