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文君
陜西省寶雞市隴縣東風鎮下涼泉村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根本保障,依托產業和資源優勢,探索發展集體經濟的五大模式,打造鄉村振興的“新引擎”,實現村集體經濟的“加速跑”。
如今,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腰包也鼓了,村集體富裕了,村里的各項事業也發展起來。
近年來,下涼泉村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中,因地制宜,將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作為保障經濟發展的“重頭戲”,以土地入股、土地托管、土地流轉、閑置資源開發利用、扶貧資產租賃“五大模式”打造特色產業品牌,走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科學化種植的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道路。
農戶將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以“入股量化”形式加入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由合作社和土地持股人協商種植,單算機械作業費,共擔種植風險,共享種植成果。目前,土地入股186戶,入股面積1200畝,受益群眾746人,畝收益由1000元增至1800元。
農戶也可以將土地經營權委托給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只需交300元托管費,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采取統一耕地、統一品種、統一播種、統一施肥的方式進行服務,風險由社會保險承擔,每畝產量至少900斤,產出糧食歸農戶所有。合作社將集體經濟組織不能外出務工的人員優先安排到生產經營中參加勞動,按勞付酬,增加收入。2023年,托管面積3200畝,小麥畝產由自行經營時的800斤增至1200斤,帶動560戶村民增產增收。
農戶還可以將土地以市場價格租賃給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由合作社全程機械化作業,并向農戶按照土地流轉合同兌付土地流轉費,收益歸合作社所有,年終納入股份經濟合作社進行紅利二次分配。目前,流轉土地460畝,帶動農戶420戶。
此外,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還利用大型農機具機械化開荒種植耕地,承擔所有費用,收益歸集體經濟所有,年終納入集體經濟收益分紅,5年后以土地流轉模式核算。目前開發撂荒地180畝,年收益3.6萬元。2023年,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收益突破46萬元。
村里依托產業扶持資金打造的金穗面粉加工廠也已建成投產,面粉廠每年按照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入股比例為群眾分紅,收獲的小麥由村面粉廠按市場價收購加工面粉銷售。“面粉廠每年為村集體交23萬元租賃費。5年后,廠里每年會按照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資金入股比例為群眾分紅。”下涼泉村黨支部書記葛建軍介紹,這便是五大模式中的“扶貧資金租賃模式”。村里還投資50萬元,建成存欄200頭的生豬養殖場,承包給本村有養殖技術的人員,年收入2.3萬元。
通過農業科技服務鏈條延伸創新,下涼泉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年收入達156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2.41萬元。村集體經濟壯大帶動農戶持續增收,曾經困擾村民的基礎民生問題也得到了解決。從2022年開始,村集體拿出65萬元為村民繳納養老保險、合作醫療保費各補貼50元、30元,讓群眾享受到集體經濟紅利。
吉 林 日 報 社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授 權 禁 止 復 制 或 建 立 鏡 像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火炬路15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