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荊門市東寶區探索環境治理新路徑
唐旭
唐旭
“我們村如今成了附近有名的鄉村旅游景點啦!”近日,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牌樓鎮來龍村黨總支書記胡為義一臉喜悅地告訴記者:“現在村里游客絡繹不絕,除了品嘗美食外,還能賞景、住宿,盡情體驗鄉村生活。”在牌樓西河沿岸步道上放眼望去,近處的萬畝良田綠浪翻滾,遠處的群山環繞層巒聳翠,“魚米之鄉”可感可及。
看著眼前景象,胡為義難免回憶起治理之前:“以前河水臟,村民都不愿意來,哪里還有游客。”
來龍村的變化源于2023年6月,湖北省將荊門市牌樓西河納入小流域(集水面積在50-200平方公里的相對獨立和封閉的自然匯水區域)綜合整治試點。東寶區以水系為脈絡、以問題為導向,扎實推進牌樓西河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點工作,目前已完成階段性治理目標。一年以來,牌樓西河流域經過系統整治,修復河道空間形態,提高河水環境質量,使當地水系風貌整體提升,村子也由此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小流域”重現生機
如今,東寶區牌樓鎮牌樓村西河土溝橋兩側的區域已經建成了“彩衣荷塘”,站在橋上眺望,清澈河水盡收眼底,連片的荷花鋪展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不少游人在岸邊步道緩步前行,伴著淙淙水聲,愜意享受著夏日里難得的清涼。
然而,如今的“網紅”景點,幾年前卻是另一番景象。
牌樓村村民曾山英談起村里的變化,難掩喜悅:“以前沒有水泥路,到處坑坑洼洼,你看現在這路——不僅平整、干凈,還修到了家門口,出行方便多了;村里的魚塘再也不是雜草叢生、臭氣熏天了,改成池塘后種上了荷花、修了涼亭,晚上散步的時候特別涼快。”
記者了解到,從“堤岸濕滑難行”到“沿河步道游人打卡”,“彩衣荷塘”的變化正是牌樓西河推行小流域治理的成果之一。
牌樓西河是漢江二級支流,地處荊門市東寶區城郊,全長12.4公里,流域面積29.54平方公里。東寶區水利和湖泊局黨組成員房文娟介紹,依據湖北省河湖名錄,東寶區有主要河流19條,受“低山丘陵崗地”地形影響,除漢江、沮漳河外,其他河流的流域面積都較小,而牌樓西河則是一條不折不扣的“袖珍河”。
盡管“袖珍”,牌樓西河卻有寨子坡、劉家沖、楊家祠堂北三條支流,流經來龍村等5個村落。連通的水系滋養了流域內的2829戶村民,也加大了河道治理難度。
“其他支流要是有污水排到河里,我們怎么治都沒效果。”正在劉家沖下游巡河的村民劉中華向記者解釋,盡管之前河道治理也安排河長、巡河員,但由于河道相通,“各管各的”卻不能徹底解決河道里的垃圾和水質問題。
同時因為“袖珍”,河道徑流量小,流動性差,自凈能力不足,造成水環境承載力非常弱,過去牌樓西河河流水質一直較差,部分河段水質達到Ⅴ類,直接影響生態環境。
如何做活“水”文章,統籌治理“袖珍”的牌樓西河,重新串聯起一個又一個興旺的村莊?
2023年,《荊門市東寶區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編制完成,明確全區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實施路徑。2023年6月以來,東寶區圍繞“生態西河、富美牌樓”治理目標,統籌發改、生態環境、農業農村等多部門,全面保護水資源、改善水生態、提升水環境、確保水安全。
據了解,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以來,牌樓鎮在流域內5個村,組織群眾參加灣組夜話、紅色樓棟議事會等活動80余場次,收集采納意見152條;整治房前屋后環境2860戶、河道31公里、道路22公里;組織流域15家企業牽頭組建村企聯片巡防隊,每周開展聯防聯管聯治。
“小流域治理項目實施后,顯著恢復了牌樓西河的基本功能,修復了河道空間形態,改善了河水環境質量。”東寶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胡炎平介紹,“一年來,不僅牌樓西河及三條支流重獲‘新生’,沿線村莊也注入了新活力!”
因地制宜促長效
在牌樓鎮長興村長興家園,村民房后的小菜園郁郁蔥蔥。“澆灌菜園的水都來自村里的污水處理站。”正在打理菜園的村民郭家祥介紹。
放在以前,郭家祥可不敢把生活污水直接引入自家小菜園。村里生活污水處理站建好以后,郭家祥發現“黑、臟、臭”的生活污水在這里“過一遭”,就搖身變成了清水,然后順著修建好的管道流進各家菜園。
“只要打開水龍頭,污水站處理好的水就能回澆菜園。”向村委會了解到農村生活污水經過處理后已經達到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排放標準》,可以用于農作物灌溉,郭家祥放心地從生活污水處理站提水灌溉,如今的小菜園已被他打理得生機盎然。
如今,在牌樓西河小流域治理中,一種根據村莊不同區域、不同條件,因地制宜選擇技術成熟可靠、投資小、能耗低、經濟可行,且適合農村特點的污水治理模式。
“我們結合原有的無動力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在末端建設儲水池,增設污水提升泵,鋪設回用管道。”東寶區鄉村振興局“小三園”項目主要負責人曾華松介紹,居民的生活污水經無動力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后,再回抽到“小三園”作為灌溉用水,從而實現生活污水的循環化利用。
同時在推動小流域治理過程中,東寶區深入推進流域共治理念,不斷調動流域內居民的參與積極性。
“今年‘小三園’建設,房前屋后都整潔漂亮不少,我也學會了垃圾分類,還能在‘積分超市’里兌換生活用品,把廢棄的堰塘利用起來,用平時的生活廢水來澆園。”牌樓鎮長興村二組村民楊紫學告訴記者,如今村里環境整體變好,孩子們回來玩的時間也越來越多了。
為了更廣泛地發動群眾參與小流域治理,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東寶區還印發了《牌樓西河流域村民共同締造公約》和《牌樓西河流域管護公約》,并將每周五確定為“小流域環境整治日”;并優化公益性崗位配置,落實積分制管理,廣泛發動群眾參與河道治理、道路保潔等事務。
連片規劃產業興
和以往“線上的、點上的”治理不同,牌樓西河小流域以水系連通為主線,串聯沿線鄉村,輻射周邊環境連片整治,帶動了流域內五個村莊的和美鄉村建設。
據了解,東寶區不僅對沿河200米范圍內的1162畝魚塘全部進行退漁還濕還田、其中238畝用于還濕,還進一步指導村民進行生態養殖、摸索增收之道。
“在牌樓西河沿線,我們結合當地自然生態和資源稟賦,因地制宜謀劃發展農業、文旅等特色產業,連點成線、連線成面帶動村民致富。”胡炎平介紹。
牌樓西河小流域治理后,來龍村的民宿產業逐步發展起來。“一到周末和節假日,南來北往的游客絡繹不絕,一房難求。”胡為義介紹,村集體每年有接近百萬元的租金收入,去年村里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323萬元。
目前,東寶區以小流域治理為契機,正打造集農業生產、農事體驗、科技研發、科普教育于一體的高效農業示范基地,建設生態休閑區、精品蔬菜區、智慧農業產研區、生態種植區、來龍未來社區等五大功能片區。
此外,東寶區還依托不斷改善的水環境發展一批親水旅游、現代高效農業、電商物流等新業態,讓村民日子越過越紅火,口袋越來越富足。據統計,2023年,東寶區培養專業電商人才近1000人,培訓村干部和農民近350人,孵化新農人130人,帶動就業3000多人,實現線上線下交易額10億元。
吉 林 日 報 社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授 權 禁 止 復 制 或 建 立 鏡 像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火炬路15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