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飯過后,蛟河市拉法街道海青村黨群服務中心大院里就熱鬧起來。大媽們手持彩綢扇子,跳著廣場舞,臉上滿是笑容。引入注目的還有前面那個指揮的漢子,邊說邊比劃,他就是海青村第一書記于洋。 “大家想著,自己是走在鄉村振興的路上,帶著這種感情扭出精氣神!”于洋大聲說道:“文化振興也是咱海青村振興的一部分,希望咱們舞蹈隊多貢獻點節目!大伙有沒有信心?”話音剛落,就是齊聲的回答:“有!”隨后是一陣爽朗的笑聲…… 這幾年,每到春耕前、秋收后,村民都要排練些文藝節目,一起樂呵樂呵。大家說,這就是于洋駐村后帶來的新氣象。 于洋是從吉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派駐海青村的。他駐村這5年,駐村工作隊幫助村民發展庭院經濟,村里養起山黑豬,栽培黑木耳,旅游產業也搞得如火如荼。村民富裕了,對精神生活的需求也高了,1800平方米的黨群服務中心建起來,成為村里最熱鬧的地方。 在村民劉金海家,小院整潔干凈。劉金海正端著簸箕,給5頭大黃牛喂草料。他說,1993年他被電擊傷,左腳落下殘疾,就靠妻子種幾畝地過活。2016年,兩個孩子一個考上研究生,另一個考上大學,急等用錢,兩口子愁得沒法兒。這時,不但村里出面幫忙,村干部還湊了2萬元,幫他買了一大一小兩頭牛。如今,劉金??筐B牛,加上到村里木耳基地打工,一年收入3萬多元。這兩年,劉金海修了院墻,更換了大門,買了農用車,還添了新電視。 于洋陪筆者出村,不時有路過的村民和他打招呼,聊幾句家長里短。駐村5年多的于洋,已把海青村當成了自己的家。他說,下一步還要繼續創新推動,讓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盡早實現村民富、產業旺、鄉村美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