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黑人粗硬进入过程视频,2018亚洲а∨天堂,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天氣預報
2021年全省玉米市場形勢分析
□ 吉林省農村經濟信息中心
日期:2021年11月18日 來源:吉林農村報

吉林城鄉網-2021年全省玉米市場形勢分析

為了準確掌握我省玉米秋收生產情況,預判秋收市場形勢,近日,吉林省農村經濟信息中心對公主嶺、長嶺、蛟河等8個縣市32個農戶進行了電話咨詢調研。現就全省玉米秋收生產及市場形勢分析如下:

玉米生產情況

(一)農田土壤底墑較好,氣象條件有利于玉米生長

今春,我省土壤解凍較快,化凍深度比常年偏深,農田土壤底墑較好,缺墑面積小,缺墑程度輕,氣象條件總體適宜,有利于春耕生產。據我省農田土壤墑情監測,截至5月5日,吉林省旱田耕地淺層(10厘米)土壤缺墑面積為82萬畝(輕度缺墑),僅占全省旱田耕地面積的1.1%。玉米出苗苗齊、苗全、苗均,保苗率達到96.21%,同比提高0.15個百分點。作物生長期雨水充沛,氣溫較高,長勢良好。收獲前期土壤濕度較大,但10月中下旬氣象條件總體較好,有利于土壤降濕,農民延后收割,玉米成熟度較好,水份偏低,品質較好。

(二)積極采取措施,確保玉米穩供增收

為了保障糧食播種面積和促進增產增收,省委、省政府積極采取各項措施,包括落實支持產糧大縣政策,采取防災減災措施、進行高標準農田建設和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建設。農民種植積極性較高,2021年全省玉米種植面積6762.4萬畝,比上年增加177.1萬畝,同比增加2.69%。(省農業農村廳內部工作數據)。從調查情況看,今年是近年來玉米生產形勢最好的一年,預計玉米單產增幅在10%-15%之間。

成本收益分析

今年我省玉米種植成本整體呈現“兩漲兩平兩降”格局,即化肥費用和租地費用明顯上漲,種子費用和農藥費用持平,由于沒有大面積的倒伏和機械化程度的提高,機械費用明顯下降,秋收時工價雖然上漲,但用工量減少,人工費用明顯下降。總體而言,普通農戶總成本略有下降、規模經營總成本增加,由于玉米單產增加和新糧開秤價格略高于去年同期,普通農戶和規模經營的純收益均增加,規模經營由于地租價格上漲幅度較大,純收益增長幅度低于普通農戶。

公主嶺、長嶺、蛟河等8個縣市普通農戶和規模經營典型調查的成本收益具體如下:

(一)種植成本

普通農戶每畝總成本為662.7元,同比減少124.5元,降低15.8%。生產資料(種子、農藥、化肥)投入為281.5元,同比增加18.1元,提高6.9%。其中,種子費用為58.9元,同比增加0.8元,提高1.4%;農藥費用為22.4元,同比增加0.2元,提高0.9%;化肥費用為200.2元,同比增加17.1元,提高9.3%。物資與服務費用為422.8元,同比增加0.5元,提高0.1%,其中,機械費用為141.3元,同比減少17.6元,降低11.1%。由于普通農戶不考慮租地費用,生產成本與總成本相同。其中,人工費用為239.9元,同比減少125.0元,降低34.3%。

規模經營每畝總成本為1097.6元,同比增加53.6元,提高5.1%。生產資料(種子、農藥、化肥)投入為265.1元,同比增加17.3元,提高7.0%。其中,種子費用為51.3元,同比增加0.9元,提高1.8%;農藥費用為20.9元,同比增加0.2元,提高1.0%;化肥費用為192.9元,同比增加16.2元,提高9.2%。物資與服務費用為416.3元,同比減少14.1元,降低3.3%,其中,機械費用為151.2元,同比減少31.4元,降低17.2%。生產成本為587.2元,同比減少111.0元,降低15.9%。其中,人工費用為170.9元,同比減少96.9元,降低36.2%。租地費用為510.4元,同比增加164.6元,提高47.6%。

(二)種植收益

普通農戶每畝單產為1224.0斤,同比增加113.5斤,提高10.2%;按標準水價格1.10元/斤計算,每畝主產品產值為1346.4元,同比增加136.0元,提高11.2%;扣除總成本,每畝純收益為683.7元,同比增加260.5元,提高61.5%。若考慮普通農戶可獲得農業支持保護補貼、生產者補貼和生產資料一次性補貼共計200元左右,補貼后每畝純收益可達到800元以上。

規模經營每畝單產為1234.0斤,同比增加118.4斤,提高10.6%;按標準水價格1.12元/斤計算,每畝主產品產值為1382.1元,同比增加143.8元,提高11.6%;扣除總成本,每畝純收益為284.5元,同比增加90.2元,提高46.4%。若考慮規模經營主體多數只能獲得生產者補貼和生產資料一次性補貼共計100元左右,補貼后每畝純收益近400元。

玉米市場情況

2020/2021市場年度,我省玉米市場理性回歸,玉米價格平均水平高于去年同期,整體呈現“兩起兩落”走勢(見圖)。

從農民出售價格看,市場年月平均收購價(標準水,下同)為1.22元/斤,同比增加0.32元/斤,提高35.55%。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農民出售玉米價格從1.04元/斤上漲至1.32元/斤;3-4月,冰雪消融,氣溫回暖,農民集中賣糧,價格跌到1.21元/斤;5-6月,農民手中余糧逐漸減少,價格回升至1.29元/斤;7-9月,我省玉米多集中在中間環節,飼料企業谷物替代作用明顯,價格下調至1.23元/斤。10月末,農村基層26-30個水新糧開秤價格為0.80-0.99元/斤,折干后平均開秤價格為1.11元/斤,雖比去年同期高0.04元/斤,但比上月陳糧低0.12元/斤。開秤以來,只有極少數農民賣糧,價格提升速度較慢,至11月上旬只提升了0.02-0.03元/斤。

從加工企業收購價格看,市場全年收購價(標準水,三等,元/噸,下同)為2575元/噸,同比增加791元/噸,提高44.34%。加工企業新玉米開秤時間與常年大體相當,開秤平均價格為2348元/噸,同比增加178元/噸,提高8.20%,但開秤后部分企業收購價格回落100元/噸。其中,三等標準水玉米開秤價格為:中糧榆樹和四平天成2400元/噸,分別比去年高270元/噸、200元/噸;中糧公主嶺和吉林燃料乙醇2320元/噸,比去年高220元/噸;松原嘉吉生化2300元/噸,比去年高200元/噸。10月末至11月上旬,部分企業收購價格有所上調,上調幅度為60-80元/噸。11月11日加工企業收購價分別為:松原嘉吉生化和吉林燃料乙醇2380元/噸,中糧公主嶺和中糧榆樹2320元/噸,四平天成2300元/噸。

2020/2021年度吉林省玉米市場價格走勢圖

影響玉米生產、市場因素

(一)持續降雨,局地秋澇,收割難度加大

9月末至10月初,我省出現連續降雨天氣,導致榆樹、梅河等局部低洼農田積水漬澇,土壤過濕過軟,剛開始收割時,輪式收割機進不去,履帶式收割機的數量相對較少,收割機作業難度加大。10月中下旬天氣晴好,土壤快速降濕,農民才開始大面積收割。對于收割機數量較少的地方,農戶需排隊等候收割機作業時間,由于延后時間相對較長,導致秸稈過于干燥,后期部分地塊秸稈出現折斷現象,影響收割速度。

(二)收割期延后,市場啟動偏晚,購銷主體觀望居多

受天氣影響,玉米收割期延后,10月末新玉米才零星上市,交易清淡,直至目前尚未進入大量上市階段,市場啟動整體偏晚,新玉米區域性供應偏緊的局面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由于玉米價格跌至本年度最低水平,大部分農民想等等行情再說,從調查的情況看,多數農民想元旦或春節前后出售。貿易商和糧商觀望氛圍濃厚,詢價較少,收購謹慎。11月8-10日,全省大范圍出現強降雪天氣,道路濕滑,交通受阻,再次推動市場活躍期延后。

(三)農民擔心化肥價格繼續上漲,期盼玉米價格再高些

化肥等生產資料價格自春耕期間開始上漲,玉米的生產資料直接投入明顯增加。隨著原材料價格和電價的上漲,夏季化肥價格繼續攀升。據農戶介紹,尿素去年價格為90-100元/袋,今年夏季追肥時已漲到150-170元/袋,由于化肥價格一直居高不下,生產資料經銷商不敢貿然存貨,社會庫存處于相對低位,從意向定購的情況來看,明年化肥價格上漲的可能性要大一些。因此,農民希望玉米價格能再高一些,以彌補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

幾點建議

(一)構建新型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

我省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已達到90%左右,但也存在區域間發展不平衡問題和不同農戶間分散經營、各自為戰的情況。建議建立以農機供應維修、聯合作業和租賃服務為主要內容,覆蓋全程、運轉高效、綜合配套的新型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引導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從單一的農機作業服務向農資采購、生產托管、全程機械化作業、糧食倉儲烘干、加工與銷售等全產業鏈環節服務延伸,并鼓勵其開展跨區聯合作業。

(二)積極引導多元主體入市收購玉米

當前,糧食市場形勢錯綜復雜,不確定因素增多。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引導多元主體入市收購,在區域性、階段性農民“賣糧難”時段,鼓勵收購主體多收快銷,多收快用。實現鐵路、公路、水路運力與運輸需求對接,積極推廣物聯技術和大數據信息技術在收糧流程、糧質檢測等方面的應用,千方百計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

(三)鼓勵農資經銷商組建農資配送服務聯盟

鼓勵農資經銷商在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規模經營場所組建農資配送服務聯盟基地,并開展農資廠家直供活動,使得農資質量有保障、價格有優勢,減少流通環節,促進上門服務,實時對接服務與需求,擴大服務輻射范圍,逐步讓利于民、方便于民。 


0
責任編輯:初慧
相關信息
吉 林 城 鄉 網 版 權 所 有 ,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版權所有:吉林日報社(吉林日報報業集團) 投訴舉報電話:0431-88600732 備案號:吉ICP備18006035號 地址:長春市高新區火炬路1518號
流量統計: 技術支持:迅達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