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實施鑄魂工程;組織經典誦讀,開展培根工程;抓協調服務,開啟助學工程……東豐縣關工委夕陽紅“五老關愛團”成立以來,扎實踐行“關愛、傳承、教育、引領、奉獻”宗旨,擔當革命傳統教育宣傳員、社會風尚監督員、思想品德輔導員,為青少年成長進步貢獻了“銀發力量”,被授予“吉林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吉林省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多形式 重特色,傳播昂揚向上正能量 夕陽紅“五老關愛團”成立于2008年,由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組成,現有骨干成員110人,平均年齡65歲。這支“銀發團隊”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擔當奉獻,在全縣中小學開展了“傳承紅色基因、學習時代楷模、講好東豐故事、爭做時代新人”“學黨史、感黨恩、擔使命、育新人”等主題宣講活動。 前不久,“五老關愛團”成員蘇興武走進新城小學,向師生宣講中國共產黨奮斗歷程,重點講述“黨的一大”“長征精神”“遵義會議”“黨的七大”“解放戰爭”等重大歷史事件。宣講之余,關愛團成員還走下講臺與學生互動,面對面交流,提升宣講質效。這樣接地氣的宣講,使青少年喜聞樂見,達到了傳播正能量,傳遞“好聲音”的目的。 “五老關愛團”成員還利用微信群推送正能量要聞信息。每當上級黨組織召開重大會議、出臺重要文件時,大家就集中學習討論,準備宣講材料,從黨的創新理論和青少年關注的熱點問題入手,用身邊小事解讀理論,受到廣大學生歡迎。 樹標桿 做榜樣,照亮年輕一代成長路 在鹿鄉大地,人們經常能看到奔走在城鄉之間的“五老關愛團”成員,他們精神飽滿、昂揚向上的精氣神如點點星光,照亮了年輕一代的成長之路。 陳玉福是一名有著56年黨齡的老干部,退休后擔任縣關工委副主任。他組織“五老關愛團”與困難學生結對子,開展“一對一、多對一”幫扶。十年間,為困難學生籌集落實幫扶資金1000余萬元,不僅使眾多青少年在物質上得到幫助,還在思想和成長環境上得到關愛。2015年離崗后,他仍然每年為東豐二中家庭困難學子送上2000元助學金,從未間斷。 省勞動模范張崇安是“五老關愛團”骨干。2008年,他自籌資金辦起全縣首家青少年德育活動基地——張家文化大院。從此,他經常組織開展各種讀書活動,豐富青少兒的精神世界。還舉辦“紅色故事會”“故事大王評選”等活動,讓學生上臺演講,鍛煉他們的膽量和表達能力?,F在,該文化大院已成為集青少年德育活動基地、全省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基地、黨史學習教育基地于一體的關心教育下一代重要陣地。 接地氣 聚人氣,真情關愛見實效 “五老關愛團”不僅是政治思想的傳播者,更是服務于民的帶頭人。他們把關愛、幫扶的觸角延伸到社會的每個角落。 為了賦能鄉村振興,“五老關愛團”挖掘運用各自人脈資源,采取專家授課、現場實訓等扶志扶智舉措,培養青年致富帶頭人210名。通過實踐探索,總結出“關愛青少年成長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的工作經驗,并被上級部門推廣。 實施“傾心關愛助學”、結對幫扶、項目關愛、建設農村留守兒童之家,組織異地探親等關愛活動,使困境兒童的心靈有了歸屬感。某鄉鎮一名學生患白血病,“五老關愛團”獲悉該學生情況后,動員學校師生、鄉鎮干部和社會團體捐資10萬元,又募集善款11萬元,讓該生切身感受到了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為了放大關愛效應,縣關工委注冊成立了“愛在鹿鄉志愿者協會”,通過與學校溝通、登門走訪,每年確定10名圓夢助學捐贈對象,并和“五老關愛團”成員籌集2萬元,幫助這些困境學生。在關愛幫扶中,協會創新志愿服務模式,讓困境和留守少兒由受助者變為活動的參與者。攜手各部門與部分學校聯合開展“大手拉小手 快樂一起走”“愛心之旅民俗冬(夏)令營”“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等系列活動。通過大學生帶領小學生一起放飛和平鴿、一起做游戲、一起讀書繪畫、一起圓夢“微心愿”等活動,將“大手拉小手 快樂一起走”關愛服務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