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推出蔬菜作物綠色發展技術集成模式,農民用后喜笑顏開—— “用了農科院的技術,韭菜你就放心吃!” 韭蛆是危害韭菜生產的一種主要害蟲,因為幼蟲生長在地下難以防治,以至于“韭菜農藥殘留超標”的疑慮成了很多消費者心中的困惑。現在一項由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張友軍發明的物理防治技術正在推廣,有望徹底消除消費者心中的陰霾。 張友軍研究發現,韭蛆幼蟲生長在土壤表層5厘米深處,只要3個小時處于40℃以上就會死亡。基于這一發現,他的團隊發明了“覆膜增溫法”技術,通過在地面鋪設透明薄膜,在合適的季節只需一天時間就能將韭蛆幼蟲徹底殺死。山東省壽光市韭菜協會會長李萬民喜笑顏開地對記者說:“原來拔起一墩韭菜能找到好幾只韭蛆。用了農科院的辦法,連片覆膜增溫,整片韭菜地一個韭蛆也沒發現。沒用一滴農藥,韭菜你就放心吃吧!” “覆膜增溫法”技術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蔬菜作物綠色發展技術集成模式”的內容之一,日前中國農業科學院在壽光舉辦了現場展示會,集中展示了這一模式的示范效果。一位種黃瓜的農民高興地說:“憑著新技術,一個大棚一天能增加100斤的產量,肥料減少了20斤,灌水也少了20方!”, 資料顯示,我國蔬菜總面積3.2億畝,總產量7.69億噸,分別占世界的43%和49%以上,穩居世界第一,總產值位居我國種植業之首。在保障蔬菜周年供應、增加農民收入和促進就業等方面作用巨大。其中設施蔬菜達7000萬畝以上,占蔬菜供應量的40%以上。 但是,近年來我國蔬菜生產也面臨著化肥農藥超量使用導致的產品安全隱患,產地環境污染風險增大與勞動力成本日趨升高導致的經濟效益下降等蔬菜產業發展的瓶頸日益凸顯,嚴重影響了我國蔬菜產業的綠色發展。 針對上述問題,中國農業科學院將“蔬菜作物綠色發展技術集成模式研究與示范”列入了科技創新工程協同創新項目,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牽頭,組織院內外12家單位聯合實施。它以實現設施蔬菜綠色發展為目標,集成了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連作障礙克服、水肥精準調控、環境智能化控制等國內外先進技術及裝備,建立了我國設施蔬菜綠色發展技術集成模式。該模式能夠減施化學農藥40%以上,減施化肥30%以上,節水20%以上,節省人工40%以上,增效15%以上。目前在蔬菜之鄉山東壽光建立了核心示范基地1300畝,輻射推廣面積已達30萬畝。 項目首席專家、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于賢昌介紹,該模式由日光溫室環境一體化智能控制技術、克服連作障礙的設施蔬菜根區環境優化技術、蔬菜水肥一體化精準調控技術等十項核心技術構成,體現了設施蔬菜綠色發展的 “三健康一高效(4H)”示范效果,即有利于消費者健康、生產者健康、產地環境健康(Healthy)和經營者的高效益(High economic)。它突破了抑制我國蔬菜綠色發展的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產地環境污染和經濟效益下降的三大瓶頸,對于推動我國蔬菜產業的綠色發展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