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名片 東遼縣位于我省中南部,地處長白山余脈和松遼平原的過渡地帶,屬低山丘陵區,東遼河發源于境內。境內有大小河流416條、水庫37座。面積2172平方公里,總人口32.67萬。全縣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為648.8毫米,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3.21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983.2立方米。 一直以來,東遼縣堅持和落實節水優先方針,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推動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節約集約轉變,緊緊圍繞“合理分水,管住用水”工作目標,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全面深入實施國家節水行動,推進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深入推進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大力推進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用水效率和效益顯著提高,經濟社會發展和水資源承載力不斷匹配,全社會節水意識明顯增強,節約用水取得了積極進展。2022年,東遼縣獲評全國第五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突出全領域,做好各項節水工作 農業節水抓增效。全力推進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建設,著力加強灌區量測水標準化、信息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2017年-2021年完成燈桿河灌區和安西灌區現代化改造及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促進灌區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減少灌區的無效用水,提高灌溉效率。 工業節水抓減排。嚴控高耗水、高污染行業發展,采取加強行業用水定額管理、強化計量設施安裝、推進企業技術革新、優化水資源配置等措施,倒逼企業淘汰落后高耗水工藝、技術和裝備,推廣循環用水、高效冷卻等工業節水技術,從源頭上減少生產水耗。金剛水泥廠投資832萬元,與清華大學聯合研制新型節能塔及盤式過濾器,對冷卻系統和污水處理系統進行改造。新冷卻塔蒸發量比原來減少70%,日節約水量500噸;灃明化工有限公司與長春設計科學院聯合研究論證,投資3000萬元,對蓄水池及水循環系統進行改造。增加了晾水設備、污水處理系統以及水質處理系統,新改造的冷卻循環系統大大降低了水耗量,比原來的用水量減少85%,日節約用水量800噸。 城鄉節水抓降損。加強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堅持供水、排水、污水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配置,及時對城鄉供水工程和農村飲水工程輸配水管道進行更新改造,有效減少“跑冒滴漏”現象。 突出全過程,提升節水效能 加強節水管理。以高層謀劃、中層推進、末端發力、終端見效的“四維理念”抓節水。積極構建縣委領導主抓、政府主導、水利牽頭、部門協作、公眾參與的工作體系,推動各級領導干部抓實抓牢節水工作。制定出臺《關于東遼縣實施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等文件,推動節水工作在終端落實到位。 落實計劃用水。把水資源承載能力作為縣域發展、城鄉建設和產業布局的重要基礎,優化用水計劃核算,系統制定年度用水計劃,扎實做好用水計劃執行情況監督考核。嚴格自備水源和自來水取用水戶計劃管理,從用水計劃下達、用水指導、用水考核等方面對自備水源和自來水取用水戶開展精細化監測管理。以我省行業用水定額為依據,按照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的要求,將區域所分配的水資源總量通過取水許可,結合用水定額標準和實際用水情況,每年對納入取水許可的單位和公共供水管網用水大戶下達年度計劃用水指標,要求取用水單位嚴格按照計劃指標取水。用水計劃下達后,水利局工作人員按月查表,按季度考核,確保用水計劃落到實處。當發現當月指標接近月度取水量時,對用戶發出警示并指導其采取相應節水措施。 突出全方位,增強節水意識 強化宣傳促動。結合“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重要時間節點,采取“線上+線下”“傳統+新興”等形式,進行多角度、多層次、多渠道宣傳,持續擴大宣傳覆蓋面和影響力。派出5輛水法宣傳車輛,懸掛橫幅30條,發放宣傳資料1500份、節水宣傳筆記本2000本,在白泉站前廣場、各鄉鎮組織開展節水宣傳活動,并在當地電視臺播放,動員群眾共同關注水資源,營造全社會節水氛圍。 堅持示范帶動。以節水載體建設為著力點,深入開展節水宣傳“五進”活動,重點打造一批高質量、高標準的節水載體,引領全社會節水新風尚。全縣獲得節水載體認定的企業4家,覆蓋率為66.7%;公共機構27家,覆蓋率為50%;居民小區4家,覆蓋率為23.5%。其中東遼縣灃明化工有限公司被評為2022年省級節水型企業,縣城供水服務中心和灃明化工有限公司分別被評為2022年全省節約用水先進單位。 下一步,東遼縣將繼續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鞏固拓展節水型社會建設成果,圍繞實現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和先進水文化的目標,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堅持依法治水、管水、節水、興水,推動全縣節水進入新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