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后的鄉路靜美、安寧。 張欣禹/攝 “前幾年還想到城里去買房子,這幾年打消了這個念頭。”家住榆樹市于家鎮的王海軍說,現在村子干凈了不說,種的樹也越來越多,每個季節都有不同景色。走在榆樹鄉路間,一個個美麗鄉村引人駐足,顯示著榆樹市環境整治的成果。 凈是基礎、綠是底色、美是目標。今年是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關鍵之年,榆樹市上半年進行了全面集中整治,全市共清理柴草垛11548個,拆除破舊危險房屋4525所,綠化面積2687公頃,23個鄉鎮實現了政府駐地劃位停車、有固定集貿市場、定時定點清運垃圾。 完成對全域環境集中整治后,榆樹市有了推進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的新目標——“集中整治后如何不反彈,讓鄉村美麗常態化?”尋求破題中,榆樹市制訂實施了《榆樹市農村環境整治長效機制十條》,圍繞改變村民不良習慣,夯實環境長效管理,讓鄉村從“一時之美”向“持久之美”邁進。 改變舊觀念 村民養成“凈”習慣從門前有“三包”到家家戶戶垃圾有分類的硬約束,再到“美麗庭院·干凈人家”評比,榆樹市用“一攬子”辦法讓村屯“天天凈”。 土橋鎮十四戶村村民吳注就是改變較大的一戶。過去,他家散養的雞鴨在門前亂竄,垃圾隨意丟。村干部上門勸他搞衛生,吳注不在意:正經活都干不完,哪有時間弄?“糾正村民的習慣,要和講面子、和榮辱掛上鉤。”榆樹市相關負責人分析道。 今年,十四戶村里比拼“美麗庭院·干凈人家”,讓吳注觸動很大。為了在評比中不“丟份兒”,他動員全家拆玉米樓、丟雜物,學習埋坑處理垃圾,家里家外大變樣。他有了當“干凈人家”的動力:別人家能做到,我也不能差! 像吳注這樣的“變形記”,在榆樹市388個村莊開始上演,許多人家一改灰頭土臉的模樣,爭先打造村里的“美麗庭院”“干凈人家”。 “培養農戶良好的衛生習慣和行為,使榆樹市全面實現由村屯干凈向戶戶干凈的跨越式轉變。讓優美環境由公路沿線向腹地延伸,將農村打造成生態宜居、干凈美麗的綠海花園。”榆樹市副市長楊東侃總結。 保潔成標配 村子維持“美”環境公共空間誰清理?每天垃圾誰來收?經費夠用嗎?面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投入和后續的管護問題,榆樹市用村組配備保潔員和落實農戶收費兩條舉措,讓村里每組保潔員成標配,使保潔常態化、維持環境美。 “每天早晚要各清理一遍垃圾箱,周一要挨戶收走不能降解的垃圾。”7月3日清晨5點,于家鎮恒道村保潔員王范便準備好了“行頭”,一手編織袋、一手垃圾夾子,兜里揣著一張路線時間表,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王范的工作內容明確,就是將除了農戶“三包”以外的衛生工作全部完成:剪草、主路衛生、公共空間保潔、農戶散落垃圾清理等。目前,榆樹市共有3465名農村保潔員,成了榆樹市農村環境變美的“美容師”。 “收取少量費用,維持環境運營。”榆樹市相關負責人說,去年,平均每個村年投入約10萬元,目前各村按每人每年最低收費標準15元收取,預計平均每個村可收5.7萬元。 “農戶收費全覆蓋,源頭治理定規矩,保潔隊伍靈活管,鎮村管理有差別,管護資金有保障”,榆樹市根據這35字方針,讓村民公選保潔員上崗,解決了環境整治經費不足的問題。 實行紅黑榜 月考檢驗“真”實力栽的樹養咋樣了?關注農時產生的垃圾嗎?村里每個屯都這么好嗎?想知道環境整治做的是“面子”還是“里子”……7月起,榆樹市對鄉鎮(街道)月檢實行紅黑榜考評獎懲,對全市388個村的“真”實力進行檢驗。 “考評將由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領導小組成員以暗訪形式對行政村進行有重點、全覆蓋檢查,打分、排名,算出每個鄉鎮(街道)的分數。”榆樹市相關負責人介紹,檢查結束后按得分分級給旗,90分以上紅旗,80分至90分黃旗,80分以下黑旗。 考核不是目的,補足短板才是目標。月檢中,榆樹市以屯為基本單位,主要檢查垃圾治理、公共空間、畜禽糞污、綠化美化、制度建設、鄉鎮駐地6個大類20條“考題”,最后對388個村建立考核檔案,公開檢查情況,每月一次,連續6個月,算出行政村總分數,全市排名后,年末將拿出資金,根據旗子顏色按比例給村莊獎勵。 未來,榆樹市將進一步發動宣傳攻勢,引導農戶干凈整治向村民素質提升發力,將植樹造林、綠化覆蓋向栽花種草、色彩點綴拓展,并建設一批樣板村,實施環境精品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