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朋友們大家好,備耕在即,因為疫情原因,我們農機技術人員不能夠面對面為您提供技術培訓,近期我們將把一些先進適用的農機化新技術及農業機械安全操作等方面的知識通過微信進行‘線上培訓’,歡迎大家參與學習……” 眼下正是農民備春耕的關鍵時期,趙麗娜作為九臺區農機推廣站站長,她創新工作模式,帶領技術人員提前謀劃、提早行動,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科技科普服務平臺”,成立網絡課堂,積極開展科普活動,建立“不見面”的農機技術服務站,實現農機化專業知識互聯共享。 截止目前,趙麗娜已經組織建立“農機從業者交流微信群”、“基層農技人員能力提升群”等4個微信群。累計推送農機服務信息、農機惠農政策宣傳信息等2312條,網上指導農民、新型農機經營主體進行農機具檢修和保養共3200次,推送新技術、新模式、視頻講座12期,培訓農民近2000人。她還通過網上互動隨時隨地解答農機化技術難題,讓農機化技術交流更便捷、更順暢,真正做到了防疫、備耕兩不誤。 “趙姐白天要在疫情防控崗位執勤,只能晚上利用下班時間制作培訓課件,前些天膽囊炎和腎結石一起發作,疼得她冷汗直流,但是吃了兩片止疼藥又投入到工作中了,我們看著都心疼!”面對同事的擔心和身體上的疼痛,趙麗娜絲毫沒有猶豫,在已經堅守了卡點20多天后,又帶領推廣站的15名志愿者迅速進入“角色”,趕去支援營城街道4個小區350戶居民的核查與出入登記工作。 “請出示您的出入證、身份證……”在執勤期間除了完成登記排查工作外,趙麗娜還帶領黨員志愿者為小區居民提供便民服務,幫助清理院內積雪、幫老大娘跑腿兒買菜。就在前幾天,街道有一名從韓國返回的17歲小女孩,情緒很不穩定,一直在哭,趙麗娜聽說此事后,急忙給小女孩打去電話進行安慰勸撫,還派專人送去蝦條、酸奶等零食,讓異國返鄉的她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等疫情結束了,我想給父親道個歉。”這是趙麗娜疫情結束后最想做的事情。趙麗娜夫妻倆都在抗疫一線工作,父母難免會有些擔心,有幾次父親去看她,她“狠心”地將父親“拒之門外”,父親沒有進屋,只是把做好的飯菜放到門口,然后就悄悄地離開了。她站在窗前,看著父親蹣跚離去的背影,禁不住淚流滿面。 活躍在網絡直播、奔走在街道小區、心系在防控“疫”線……這就是趙麗娜的真實生活寫照,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巾幗不讓須眉”的家國情懷,彰顯防疫一線工作人員的大愛與擔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