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下稱“郵儲銀行”)發布2021年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郵儲銀行凈利潤同比增長22.48%(中國企業準則,下同);資產總額和管理零售客戶資產(AUM)雙雙突破12萬億元,業務規模創歷史新高;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下降0.05個百分點至0.83%、撥備覆蓋率較上年末提高13.27個百分點至421.33%。 郵儲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上半年,在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的背景下,郵儲銀行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聚焦服務實體經濟,積極穩健開展各項業務,實現了規模、質量、效益的穩步提升,經營業績整體向好。 盈利能力持續增強 凈利潤同比增長22.48% 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郵儲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576.53億元,同比增長7.73%;實現凈利潤412.44億元,同比增長22.48%,盈利能力持續增強;年化平均總資產回報率(ROA)和年化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分別為0.71%和13.30%,同比分別提高0.07個百分點和0.65個百分點,保持良好的成長性;成本收入比51.51%,同比下降0.25個百分點;凈息差2.37%。 中間業務具有資本占用少、風險小、客戶粘性高、收益穩定性較強等特點,是銀行優化收入結構、增強經營能力的有效途徑。半年報顯示,上半年,郵儲銀行實現中間業務收入114.29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7.86%。可以看出,郵儲銀行發力中間業務成效明顯,并將成為未來保持成長性的重要增長點。 資產總額突破12萬億元 發展質效持續提升 良好的資產負債管理是商業銀行提升價值創造能力、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半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6月末,郵儲銀行資產總額突破12萬億元,達到12.2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61%;負債總額達到11.4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36%;客戶存款總額10.9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36%;客戶貸款總額突破6萬億元,達到6.1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33%。 在資產負債規模穩步增長的同時,郵儲銀行持續優化資產負債結構,發展質效持續提升。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末,郵儲銀行存貸比、信貸資產占比、個人貸款占比、中長期貸款占比持續提升,較上年末分別提高1.55個、0.34個、0.54個、0.33個百分點。 AUM突破12萬億元 個人銀行業務收入占比達七成 當前,零售業務的價值愈加凸顯,是商業銀行在新發展形勢下攀登增長之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郵儲銀行目前服務個人客戶達6.30億戶,為該行零售業務發展提供了動力,也是未來的增長潛力。 據介紹,郵儲銀行堅持“零售主導、批發協同”的業務戰略,堅定推進新零售轉型發展。半年報顯示:AUM突破12萬億元,達12.0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近8,000億元;個人銀行業務收入1,101.96億元,同比增長14.11%,占營業收入的69.90%,同比提升3.91個百分點;個人存款9.56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600.23億元;個人貸款3.56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040.53億元。 同時,郵儲銀行深耕個人客戶金融服務,緊抓居民財富增長和消費升級的戰略機遇期,持續推進財富管理升級,滿足更廣泛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末,郵儲銀行VIP客戶突破4,000萬戶,達到4,182.84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4.87%;個人理財余額8,947.7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51%。 積極踐行普惠金融 涉農貸款余額占比達四分之一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給銀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據介紹,郵儲銀行搶抓機遇,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制定了2021年及“十四五”時期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規劃,以推進三農金融數字化轉型為主線,不斷健全專業化為農服務體系和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的服務模式,打造服務鄉村振興的數字金融銀行,持續推進三農金融業務由服務“小農戶”向服務“大三農”全產業鏈金融轉變。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末,郵儲銀行涉農貸款余額1.5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049.84億元,余額占全行各項貸款的比例約為四分之一。 此外針對小微企業,今年以來,郵儲銀行通過豐富數字化產品體系、拓展服務渠道、推動運營體系標準化和集約化、升級智能化風控體系等手段,全力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推動實現小微金融高質量發展與銀行自身高質量發展的相互促進。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末,郵儲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8,905.03億元,占全行各項貸款比例超過14%。 與此同時,郵儲銀行以公司金融為抓手,持續加大對制造業、“兩新一重”、綠色信貸、民營企業等領域的支持力度,全力服務國家戰略。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貸款2.16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818.11億元,增長9.19%。 打造綠色普惠銀行和氣候友好型銀行 綠色貸款余額增長近13%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為銀行業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作為一家以綠色為“底色”的銀行,郵儲銀行在2021年中報中明確提出“努力建成國際一流的綠色普惠銀行和氣候友好型銀行”。今年以來,該行在綠色領域更是“大動作”頻頻:先后公布采納負責任銀行原則(PRB)、成為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CFD)的支持機構,將對標國際準則,不斷提升環境與氣候相關信息披露質量;印發了支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全面推進綠色銀行建設;創新氣候友好型綠色金融產品,承銷可持續發展掛鉤債權融資計劃和首單碳中和超短期融資券,發放碳匯收益權質押貸款,投資綠色個人汽車抵押貸款資產支持證券。 半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6月末,郵儲銀行綠色貸款余額3,171.0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87%;綠色融資余額3,641.3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88%,其中氣候融資余額3,489.0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67%;綠色債券投資余額291.21億元。 資產質量保持行業領先 不良貸款率降至0.83% 銀行是經營風險的行業,疫情之下銀行業資產質量備受關注。半年報顯示,郵儲銀行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下降0.05個百分點至0.83%,不到行業平均值的一半;不良與逾期90天以上貸款比例為155%,逾期60天以上貸款全部納入不良,逾期30天以上貸款納入不良比例達到94.56%;撥備覆蓋率421.33%,較上年末提高13.27個百分點,風險抵補能力持續增強。 據了解,郵儲銀行始終堅持審慎穩健的風險偏好,將防范化解金融風險與服務實體經濟密切結合,為業務發展保駕護航。今年以來,該行加快推動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優化升級,資本管理高級方法建設質效并進;發揮科技賦能作用,打造覆蓋業務全流程的智能化風控工具,深化“金睛”“金盾”系統應用;筑牢風險“防火墻”,強化風險限額剛性約束;深入開展內控合規建設,厚植全行合規文化。 金融科技賦能新零售轉型 上半年上線119項工程 信息技術改變了銀行的服務模式、拓寬了銀行的發展空間、加快了銀行的轉型步伐,數字化轉型成為銀行業蓄力新動能的戰略之舉。近年來,郵儲銀行啟動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特別是加大金融科技領域投入及科技人才引進力度,把每年營業收入的3%左右投入到科技領域。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郵儲銀行加快信息化建設,加大資源投入,投入研發等資金超52億元,占營業收入的3.30%。 在核心業務系統方面,郵儲銀行同時開發建設多個新一代系統,基本涵蓋全行所有產品和服務,其中最核心的四個“新一代”包括新一代分布式核心系統、新一代信貸業務平臺、新一代資金業務平臺、新一代中間業務平臺。 今年上半年,郵儲銀行積極推動機構改革,郵惠萬家銀行籌建順利,增設數字人民幣部總行一級部門;“郵儲食堂+郵政服務+生活場景”線上生態布局日趨成熟,“網點+商圈”線下生態圈建設穩步推進;新一代分布式核心系統技術平臺、“郵儲大腦”機器學習平臺AI應用服務管理功能均順利投產,信貸業務平臺(公司)等119項工程成功上線,為全行數字化轉型注入新動能。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末,郵儲銀行手機銀行客戶規模達3.14億戶,上半年手機銀行交易金額達6.75萬億元,同比增長24.71%,手機銀行月活躍客戶數(MAU)突破4,300萬戶;小額貸款當年線上放款筆數占比達94.53%;線上化小微貸款產品余額突破6,00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3.12%。 出臺“十四五”規劃綱要 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站在新起點,郵儲銀行將走向何方?從其在半年報中公布的“十四五”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可以窺見一斑。 規劃綱要明確,郵儲銀行將秉承“建設客戶信賴、特色鮮明、穩健安全、創新驅動、價值卓越的一流大型零售銀行”戰略愿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以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人民生活為本,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客戶為中心,以價值創造為導向,奮力開啟“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規劃綱要提出,郵儲銀行“十四五”時期的戰略目標是以金融科技賦能高質量發展,加速業務模式轉型,搭建智能風控體系,提升價值創造能力,打造服務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的領先的數字生態銀行。 圍繞這一戰略目標,郵儲銀行將深化“一二三四五六”戰略方針,即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服務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下沉服務鞏固縣域優勢,重點突破提升城市競爭力,形成城鄉“雙輪驅動”戰略格局;堅持服務“三農”、城鄉居民和中小企業三大定位;發力普惠金融、財富金融、產業金融、綠色金融四大領域;推進特色化、綜合化、輕型化、數字化、集約化“五化”轉型;強化科技賦能、客戶深耕、中收跨越、人才強行、風控護行、協同發展六大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