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趕到鎮賚縣建平鄉平保村時已是黃昏。村民王有聽說我們來了,非要準備酒菜,還要殺只雞。 院子西側的雞舍干干凈凈,足有300平方米。食物、水一應俱全。20多只蘆花雞,低聲叫著。 “本來400多只,年前賣了一些,就留了這幾只下蛋。”王有神情里充滿了驕傲。 5年前,筆者見到的王有并不是這樣。那年,他不到60歲。妻子患病常年臥床。無論是房間還是王有自己,看起來都極為邋遢。小泥房的西墻裂了縫,一下雨就漏,王有寧可一到雨天就忙著接水也不修葺。廚房的地上散落著柴火和各種農具。王有總是一副憂慮、無力的樣子,日子過一天算一天。 2018年,省農科院的專家來為貧困戶以及村里60歲以上的老人送雞雛時,王有死活不要。“我養不了那玩意。”盡管這些雞的品種都是市場最緊俏的,省農科院專家還定期來進行技術指導,王有仍然不愿意養。 5個月后,這些雞以100元至150元一只的價格在市場上供不應求。王有在心里算了筆賬:這些白送的雞雛,喂養成本也就35元到40元,一只雞竟能掙這么多錢!而且,省農科院的專家隔一段時間就來一次,挨家挨戶講解怎么喂養和防病。 王有后悔了。 一次,省農科院的專家在村里舉辦種植養殖技術培訓班。王有假意路過,結果聽了一上午。他一眼就認出是畜牧分院的劉臣,就是他當時走家串戶來傳授養雞技術。 2019年,王有盼著等著省農科院來送雞雛。6月的一天早上,剛過6點,他便把4箱剛破殼的雞雛抱回了家。那是一只只精神抖擻的小黑雞,頭頂有一個小白點。一個月后,雞漸漸大了,長成了灰毛白點的蘆花雞。 “這雞多好養啊。自己種的大苞米磨成面,拌上麥麩或者稻糠,省事又省錢,還好賣,都不用出屯子,坐在家里就被買光了。” “你再看看我這房子,和你們上次來,是不是大變樣了。政府給蓋的。” “到了年底,就等村里貼通知吧。只要一貼通知,準是好事兒。大棚分紅、牛馬分紅、光伏分紅都直接打卡里,一年得有1萬多元呢。再加上我養這些雞……”王有從5年前的一言不發,變得說個不停。 在他的敘述中,夜色漸漸彌漫了平保村,文化廣場的路燈亮了,隨即有音樂聲傳來,這正是王有接下來告訴筆者的:平保村的晚上,再不是黑漆漆一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