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山路,早就跑習慣了,只要村民有貸款需要,我們隨叫隨到。”當記者被顛簸得盤山路繞得暈頭漲腦的時候,郵儲銀行敦化市支行信貸部團隊負責人張嘉祺卻已經習以為常。 推進信用村建設 郵儲人責無旁貸 “我現在還記得清清楚楚,2017年7月28日發洪水的時候,咱們村種木耳的損失慘重,有的才收了一茬,有的才剛剛擺到大地里。不用說別人家,我家40萬元的木耳段全都被沖走了,要是沒有郵儲銀行給咱們貸款,別說下年了,就是光還饑荒都緩不過來。”說話的是敦化市大石頭鎮大榆樹川村的馬建新,已經64歲的她前年剛剛卸任村支書。 大榆樹川村在冊人口1010人,有298戶。該村有著種植木耳的傳統,但是一直是民間集資的方式,從2017年開始,郵儲銀行敦化支行開始對大榆樹川村村民進行金融支持。2019年,該村成為敦化支行首批信用村。截至目前,評定信用戶107戶,投放貸款1847.5萬元。 金融助農,農村信用體系先行。為了織好“服務三農一張網”,下好“鄉村振興一盤棋”, 推進“百強千優”信用村示范工程,讓信用轉化為信貸,有效解決農戶貸款難,融資難的問題,郵儲銀行敦化支行的工作人員費盡苦心。 敦化市支行信貸部團隊負責人張嘉祺表示,截至1季度末,敦化支行本年三農貸款投放2.81億元,凈增1.8億元。貸款投放量和凈增量均創當年歷史新高,三農貸款規模也從2021年的2.25億元到了2023年的4.85億,實現了兩年內三農貸款規模翻一番。到4月末三農貸款的投放量達到3.25億元,凈增量達到2億元。 “郵牛易貸”擦亮了“鄉村振興、郵儲興牧”品牌 今年40歲的李開光,家住敦化市大石頭鎮大榆樹川村,經營敦化市春梅養殖場,自繁自育延邊黃牛雜交品種與西門塔爾牛。 2015年,看到有人養牛賺到錢了,李開光東挪西借養了8頭牛。那幾年行情挺好,卻因為缺少資金干著急。2019年,得知郵儲銀行可以三戶聯保貸款的消息,李開光在村支書馬建新的幫助下,貸了5萬元。 此后,隨著郵儲銀行貸款種類的不斷豐富,李開光的養殖規模也不斷擴大。目前,養殖場地10000平方米,地上建有圈舍一處、飼料庫一處、住房一處,打包機1臺、鏟車1臺、拖拉機3臺、鍘草機1臺。現有黃牛136頭,較去年增加50頭。年出欄量60頭,年收入達到60萬元。 這一切的背后,是郵儲銀行敦化支行積極落地“郵牛易貸”系列產品,擦亮“鄉村振興、郵儲興牧”品牌,推動敦化肉牛產業發展,助力打造特色地域經濟。截至1季度末,本年黃牛貸款投放1.16億元。 信貸額度增加 “撬”動“小”木耳產業大發展 位于黃泥河鎮大川村的敦化市鴻順食用菌農民合作社總經理左紅剛表示,該合作社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集食用菌加工生產、菌段運輸、食用菌培養技術輔導等于一體的菌包生產企業,如今,日產量從3萬段達到8.6萬椴。 左紅剛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離不開郵儲銀行敦化支行不斷提升的貸款額度。從2018年的8萬元到2020年的35萬元,再到2021年的50萬元,直到2023年的300萬元,節節高升,穩步上揚。 據敦化市支行信貸部團隊負責人張嘉祺介紹,2018年,該行第一次為左紅剛發放農戶貸款8萬元,全部用于木耳種植。2020年,左紅剛擴大了種植規模,并成立了合作社,為提高生產力水平,開始逐步購置菌包生產設備。該行跟蹤服務期間,根據合作社的經營規模及實際貸款用途為合作社合理匹配了貸款資金,一開始是35萬元,隨后提高到50萬元。 有了郵儲銀行的保駕護航,沒有了后顧之憂的左紅剛大展拳腳,合作社滿足自身生產需要后,開始為周邊農戶進行菌包代加工,資金需求進一步擴大。2022年下半年,左紅剛又投資了250多萬元,在原有設備基礎上擴大了生產線,同時購置土地并建造了12棟發菌大棚,菌包生產能力增長到日產8.6萬段,經營上也從傳統菌包代加工發展到現在的菌包代加工與成品菌包銷售相結合。 今后,郵儲銀行敦化市支行將繼續做好三農領域貸款投放工作,精準滴灌三農領域各個角落。做強三農、擦亮品牌,助力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這是郵儲人的使命,更是郵儲人的擔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