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汽車穿過白山市江源區灣溝鎮四平村,山嶺上郁郁蔥蔥,滿眼都是新綠。轉過山腳,伴隨著潺潺流水聲,淡淡的魚腥味兒順著車窗飄了進來,30多個魚池排成數列鋪陳在大地上。東北三省最大、品種最全的野生魚人工良種繁育基地——白山市森源養殖有限責任公司冷水魚繁育基地,就坐落在這里。 清澈的山泉水汩汩涌出,流過魚池。在陽光的映照下,池水如同一塊美玉,泛起粼粼波光,游魚仿佛鑲嵌其中。小如牙簽的魚苗密密麻麻,大一點的倏忽來去,成年的金鱒和虹鱒則是搖動著厚實的身軀,悠游自在。每當投放魚食的時候,只聽得水聲嘩嘩,偶爾一尾大魚跳離水面、騰空躍起,濺起朵朵浪花。 在不同的魚池里,細鱗魚、花羔紅點鮭、美洲鮭、金鱒、虹鱒、鴨綠江茴魚等珍稀瀕危種類的冷水魚,盡情地游弋著。冷水魚以其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而著稱,但是對養殖環境,尤其是種苗繁育期的水質要求高。 “咱們白山市位于長白山深處,山高林密、溝壑縱橫。每一個山溝就是一條河流的發源地,具有最優質的冷水資源,養殖冷水魚大有可為。”公司總經理徐有國發展冷水魚養殖事業的心十分迫切。 十多年前,徐有國下海經商,經營一家養牛場。2005年,經朋友介紹,他對珍稀瀕危冷水魚養殖業產生了濃厚興趣,于是變賣了養牛場,投資建魚場。從不斷摸索到逐漸完善,徐有國一路艱辛一路荊棘。建場之初,僅測試水質、水溫變化就用了兩年時間。在規模化繁育鴨綠江已瀕臨滅絕的兩大魚種——花羔紅點鮭、鴨綠江茴魚的過程中,徐有國每天和技術員泡在實驗室15個小時以上。天道酬勤。經過多年的試驗研究、精心培育、細心呵護,他的養殖事業初見成效。在徐有國的繁育基地里,被譽為東北“長江刀魚”的鴨綠江茴魚卵的孵化率從野生狀態下的3%一躍達到55%。 發展到現如今,公司已建成親魚池、隔離檢疫池、蓄水池、凈化池等孵化養殖設施,建成養殖魚池38個。這里的養殖用水來源于山泉水,水溫常年變化范圍1至17℃,水量充沛。重點以保存和繁育土著冷水魚為主,開展了花羔紅點鮭的人工繁育,每年可生產花羔紅點鮭苗種近20萬尾,增殖放流和供應給良種場和養殖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2012年開始培育細鱗魚、鴨綠江茴魚、美洲紅點鮭、金鱒、虹鱒等各品種種魚5000尾,年生產各種發眼卵300萬粒,各種魚苗魚種120萬尾,每年可實現產值400萬元。通過多年的努力,去年,公司又從丹麥引進三文魚卵,培育當地養殖三文魚技術,現已獲得初步成果。 說起未來,徐有國有許多計劃:他要帶動周邊農戶一起加入到冷水魚養殖行業,將冷水魚養殖規模化,讓這些冷水魚登上百姓餐桌,讓更多的人們品嘗到東北水生珍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