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黑人粗硬进入过程视频,2018亚洲а∨天堂,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天氣預報
稻香悠悠 有蟹來居
日期:2018年01月08日 來源:

  眼下,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研究稻田的特殊生態環境,以及生物間互利共生原理……僅僅3年,吉林省農民依托稻蟹種養技術,提升稻米品質,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讓更多美味、安全的稻米、螃蟹走上尋常百姓家的餐桌。3年來,全省推廣稻田養魚(蟹)面積增至45萬畝,面積擴大近4倍。收獲優質魚蟹、稻谷,每畝綜合增效1000余元;通過提升米質及“三品”認證,項目區稻谷價格得到提升,間接增效已達7億元。

  稻米踏上蟹跳板 安全進入百姓家

  稻蟹進入尋常百姓家,也開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

  近一段時間,長春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時刻關注正進入蟹田米銷售旺季的職業經理人,進入越冬關鍵期的扣蟹養殖大戶,以及開展稻蟹綜合種養擴大規模而處在施工中的投資主體。同時,推廣站的服務對象也正積極向這些人靠攏,為的是讓土地上產出倍增效益,靠技術致富。

  “讓投資人掙到錢,這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張軍起初成立服務公司就是想改良家鄉九臺的土壤,如今通過與種水稻大戶合作,培育稻米品牌。原本大米銷售價每斤2.5元,她幫著賣到3元。張軍的目標是在蟹田米基礎上做酵素大米,菜葉菜根稻草用酵素處理后還田,改良土壤,讓稻米更加安全,這是有益于后代的事。

  據長春市水產技術推廣站負責人郭萬卿介紹,他們在德惠示范區開展的土壤監測數據表明,連續開展稻田養蟹的稻田土質明顯轉好,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79毫克,氮磷鉀含量成倍增加。2016年又在德惠市菜園子示范基地進行30個藥殘指標檢測。采集經營戶趙長青的基地土樣本,檢測對比上一年,檢測土壤有機質提高30%。2017年他們又在九臺選取7個土樣,再次證明稻蟹種養有益土壤改良。趙長青說,種地少用藥,雖然產量會有影響,但減產不減收入,還能增收。通過3年的數據采集,讓他看到新種植模式的益處。

  精彩對接 做前景看好的朝陽產業

  稻蟹綜合種養是一項傳統技術。通過大戶帶動,實現了推廣人員與大戶對接,技術由大戶示范,大戶靠技術提質增效的目標。

  蟹賣一季,稻賣一年。長春市九臺區葦子溝街道新開村書記朱有權剛接手蟹田稻推廣項目,第一感覺是興奮,迫不及待地開始了發動工作。他向有養魚池的種養戶推廣此項目,讓稻蟹種養成了村里發家致富的“風向標”。目前通過3個示范點,全村都帶動了起來。2017年稻蟹種養面積達到1500畝,其中300畝有了扣蟹越冬基地。

  “從單一稻米銷售,到銷售水產品,營造綠色景色,開發休閑產品。”2017年,劉志軍蟹稻田每公頃投入近5000元,1畝地收入約5000元,高投入帶來高產出,讓他的積極性很高。他的基地還裝上了物聯網溯源系統,農產品溯源后,費用不大,24小時監控,從源頭上把控食品安全。

  2017年秋天,劉志軍蟹田出產的母蟹市場售價每斤50元,來基地的消費者,螃蟹隨便吃,很多人慕名而來。這讓他萌生出發展鄉村旅游、看荷花品稻田蟹的想法,想與鄰近的飯店合作。

  趙亞海在九臺龍嘉街道和平村有水稻800畝,稻田養蟹450畝,如今已是這片兒的“養蟹元老”。大忙時節見到他,頭發全是灰,手上全是泥。趙亞海說:“養蟹挺好,2017年各地出臺政策,鼓勵稻蟹綜合種養,一靠政策支持,二靠自己努力,搞綜合種養,管理必須跟上……”

  精彩對接,做前景看好的朝陽產業。如今,保健米成為新農民倡導的新風尚。“吃來自蟹田地的大米,不會馬上就有保健功效,但每年多花上1000元吃放心米,是大家都可以做到的事。”趙亞海自信地說。

  稻蟹綜合種養 為綠色生產探索一條新路

  綠色生產,生態農業,大勢所趨,激勵更多種養戶重視稻漁綜合種養工程。

  2015年,長春市在德惠大青咀、蓮花泡開展稻蟹綜合種養,大多數米質得到提高。此時,消費者對綠色、有機食品的需求變得迫切。如何讓群眾吃上綠色有機食品,就要在稻田里找出路。

  王新宇是德惠市四中一名物理老師,自己原有30多畝地。2016年春天,他看到有些農民盲目施肥,就想通過綠色種植引導農業進行健康生產,于是就選擇1公頃多地進行稻田蟹試驗。當年米蟹賣光,沒用蹲市場,在當地全部脫銷,最遠賣到了新加坡。2017年,承包地達到430畝,稻田蟹面積擴大到8公頃,當年賣了9000余只螃蟹,每斤40元。

  “原來沒想到當地對螃蟹有這么大消費量,2017年8月15日銷售到10月1日,僅德惠市螃蟹銷量達100萬只。”王新宇細心地做出了估算。

  稻田養蟹減少農藥、化肥用量,增施有機肥,綠色品質有目共睹。在九臺稻蟹種植示范戶李明武的水田地里,為了保證螃蟹生存安全,稻與草隨意長。在稻蟹綜合種養地塊,用的殺蟲劑都是生態制劑。烀熟的黃豆埋土里,在防水沖的同時,既肥田又為螃蟹提供食物。

  做大米生意的趙亞海,如今特別強調加工時要磨得粗一些,而且不要把米糠風得太凈,因為他很多的南方客戶用淘米水洗臉、美容。趙亞海為了不讓蟹吃稻苗,他特別選用澀稈稻種,讓蟹吃草不吃苗。要做到這一點,既靠觀察更靠技術,特別是蟹苗在稻苗長多高時投放都很有學問……

  發展稻漁種養增收,全省各地正在探索前行。朝陽產業,方興未艾。吉林省發展稻漁種養增收工程基礎好、潛力大、前景廣,正形成農民新的經濟增長點。平衡供需,“稻+蟹”已完美開篇,隨著工程逐步推進,這條路一定會越走越精彩。




0
責任編輯:遲瑞冰
相關信息
吉 林 城 鄉 網 版 權 所 有 ,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版權所有:吉林日報社(吉林日報報業集團) 投訴舉報電話:0431-88600732 備案號:吉ICP備18006035號 地址:長春市高新區火炬路1518號
流量統計: 技術支持:迅達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