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駕車行駛在G331國道,過往游客無不被坐落在邊境線上的臨江市大栗子街道望江村深深吸引,漫山遍野的果樹隨著江畔微風拂來淡淡果香,錯落有致的產業大棚在陽光下散發著奪目光輝,整齊劃一的農家房屋安靜而閑適。 近年來,望江村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其中“蜜汁葡萄”“擋石桃李”頗負盛名,每當八九月份,包裝精美的葡萄和桃李往往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 臨江市望江村耕地面積較少,山地較多,單純種植傳統作物畝產效益不高,缺乏市場競爭力。針對發展短板,村里引進了葡萄和桃李,這兩種作物最大的優勢就在于生長周期穩定、投入少、收入高且能夠山地種植,有效利用了山間的土地資源,再加上面朝江水,背靠山川,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產出的葡萄和桃李個頭大、甜度高,久而久之便成了遠近聞名的品牌產品。 “最開始,全村葡萄種植面積不到300畝,產量只有80多萬斤,種植的‘黑蓮子’產量低、口感差、價格低,加之粗放式管理,群眾增收困難。”村黨支部書記王福江介紹。為解決技術問題,村里組織人員先后到吉林農業大學、吉林農科院果樹研究所學習葡萄栽培技術,帶回優良品種進行培育,打造了遠近馳名的望江“蜜汁葡萄”。隨著葡萄種植面積的擴大,村集體多方籌措資金建設冷庫,為村民儲藏果蔬延遲上市時間,實現利潤最大化。 2021年8月,村里建設完成數字農業溯源系統,通過農產品溯源系統管理平臺,全流程展現農產品種植過程,建立完善的農產品檔案,消費者通過掃碼就可以查詢到產品相關信息。 “我們逐年提高農特產品種植技術水平,新引進‘茉莉香葡萄’以及用于紅酒制作的晚熟品種‘北冰紅貝達’,不僅將葡萄作物逐漸發展為棚內培育,還采取套種的方式,將葡萄與草莓進行立體化種植,極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單個大棚的收入。”王福江笑著說。 目前,望江村特色葡萄種植面積400余畝,年產100萬斤,凈收入達500萬元以上;桃李種植面積700余畝,年產180萬斤,年內凈收入超過600萬元;草莓種植面積52畝,年產6萬斤,凈收入50余萬元。村里采取間種模式的大棚200余棟,數量達到了全村大棚的三分之二,占地面積近300畝,其中特色作物葡萄、草莓間種大棚100余棟,平均每棟大棚都能增收1萬元以上,收益在每年四五萬元。 王福江說,想要走出農產品特色發展之路,那就不能單靠“一條腿”走路,2022年末至今,大栗子街道黨工委因地制宜,依托望江村成熟的棚膜經濟發展經驗,在村內新建產業大棚4座、溫室育苗大棚1座,占地面積4000余平方米,至此,望江村開啟了棚內特色蔬菜種植的新篇章。由于黃瓜屬于易感病作物,在嫁接過程中,農戶將黃瓜菜苗與南瓜菜苗嫁接,充分發揮出南瓜根系生長發達的特性,極大提高了黃瓜作物抗病能力,以及對低溫環境的耐受性,種出的黃瓜藤更粗更高,增產可達90%以上。截至目前,村內已完成特色產品的育苗3批次,培育“漢白玉黃瓜”“草莓柿子”等果蔬產品5萬余株,其中黃瓜作物的采摘期可達3個月,每天產量達七八百斤。 “有了溫室育苗大棚之后,我們的春耕作業已經提前到每年的1月上旬,一般1月份育苗,2月至3月期間,特色果蔬的移栽和上市陸續完成,在東北非常了不起。今年我們還通過成熟的育苗技術,在聯建強村中幫助大栗子村培育黃瓜、香瓜等各類菜苗1.2萬余株,帶著周邊鄰居一起發展村集體經濟,一起致富!”對于棚內蔬菜種植的成功,王福江十分高興。提前開展育苗的農產品不僅能夠提前上市,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也填補了望江村內應季蔬菜的空白。 除了春耕節點的提前以外,大棚中配備的各類現代化農業設施也為農戶開展棚內管理帶來了諸多便利,遠程數字化監測系統、自動卷簾器、一體式灌溉、棚溫調節等設備不僅能夠更加精確地檢測農作物生長的各個階段,幫助農戶更好抓住農時,也為棚內的日常通風、灌溉提供了更精準的輔助。 看著村里一棟棟新建的大棚,村民王緒君高興地說:“以前,農閑就出去打工,現在農閑變農忙了。”在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帶領下,蔬菜育苗大棚為村內農戶提供穩定就業崗位20多個。冬季育苗和農忙期間,棚內的用工數量超過60個,極大地解決了村民就業問題,有效拓寬村民增收致富渠道,也吸引到許多年輕人返鄉,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鮮活力。正在大棚里勞作的村民范英花對記者說:“自從村里建了這個大棚,我們一年四季都有活干,既不耽誤照顧老人孩子,又解決了我們日常生活困難,生活越來越好。” 隨著收入的增加,村民對生活環境也有了更多的期盼。走在望江村干凈整潔的村路上,聽到村民說得最多的話就是,如今村里環境真是好。 結合“千村示范”創建,望江村實行農戶積分制管理,以積分方式對農戶進行評比,全村掀起了比、學、趕、超的創建熱潮,為實現村強、民福、美麗的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整潔的房子、干凈的街道,還有綠樹紅花,生活環境好了,村民干起活來更有勁了。修繕排水渠、建設新圍墻、安裝路燈,新建葡萄采摘長廊、涼亭和文化休閑廣場。村民自發組建秧歌隊,每到黃昏就聚集在一起扭起歡快的大秧歌。 如今的望江村每年銷售農特產品的收入超過1400萬元,人均收入2.3萬元,有著“臨江菜籃子”的美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