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伊通不斷推進“秸稈變肉”暨千萬頭肉牛工程建設,不斷在肉牛產業健康發展上深入探索實踐,通過“一二三四五”工作模式,加快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開創了肉牛健康養殖伊通模式。 改變傳統落后的養殖模式。改變了過去養殖戶單打獨斗,“吃干稈,喝涼水”、技術落后的傳統養殖模式,積極應用菌酶協同發酵等新技術,通過劃定養殖社區、在社區內設立科技自助站及科技互助站的方式進行推廣,解決疫病防控難,養殖戶收益低、秸稈利用率低、散養糞污難以集中處理的難題。 建立一區一站。一區是劃定養殖社區,打破村屯行政邊界觀念,以不低于500頭牛為宜,創制性設立養殖社區。一站是在社區內設立科技站。建立一區一站讓國家“863”重點成果菌酶協同發酵技術迅速轉化為生產力,通過在科技站內配套生產設備,采用菌酶協同發酵技術,實現秸稈就近就地轉化為優質飼料,滿足全社區養殖戶需求??萍颊驹O立在養殖大戶或村集體,采用市場化運作方式,收取養殖戶部分手續費,實現養殖戶與科技站共贏。通過養殖社區與相關企業、協會建立常態聯系與業務往來,通過“牽線搭橋”,讓農戶肉牛能按時出欄。 強化三個保障。在組織保障方面,堅持把菌酶協同飼料生物發酵技術應用與推廣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縣委、縣政府成立專門工作領導小組,高位推動。在政策保障方面,通過鄉村振興資金、中央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縣級配套資金,專項用于菌酶協同發酵技術推廣。相關部門對協同發酵技術應用項目,采取領辦、代辦制度,簡化流程。將模式推廣列入對各鄉鎮府的績效考核,增強工作動力。在技術保障方面,與中農吉牧集團合作,成立專業技術服務團隊,對每個科技站提供建站指導、菌劑發放、技術支持等服務。 解決四個難題。解決在養殖過程藥物使用把控難題,通過對飼料品質的優化、使消化道功能不斷改善、個體免疫力不斷提升,一些圈養中出現的常見問題,幾乎都可以在不借助藥物治療干預的情況下,通過生物營養科學飼喂的方式解決,極大程度降低藥物使用量;解決秸稈轉化利用水平不高難題。通過菌酶協同發酵技術,降低秸稈制作要求,全天候生產加工,推動秸稈飼料化利用;解決糞污處理難題,通過伊通模式省時省工,只需在清糞過程中摻混使用即可,經過堆漚發酵,變為肥料;解決養殖戶收益低的難題,通過伊通模式,每頭牛出欄可增收約570元。促進養殖戶節本增效,對肉牛擴群增量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推進五個健康。動物健康。通過生物營養科學飼喂的方式解決,極大程度降低藥物使用量,確保動物健康;產品健康。通過飼喂無抗富硒養殖飼料,在提升肉牛免疫力,快速增加肉牛增重同時,提高肉牛品質。生產富硒生態牛肉、牛排等高端肉類產品;產業健康。采取伊通模式養牛,大幅提升產業效益,按照30萬頭牛存欄量,可以額外增收1.7億元左右;環境健康。采取伊通模式進行飼養,牛的消化功能持續改善,飼料消化吸收率提高,牛的糞便氣味明顯變淡,經過堆漚發酵,直接轉移至田邊作為肥料使用;人類健康。通過推行伊通模式,在發展畜牧業的同時實現畜牧養殖向綠色化發展,畜牧產業向健康化發展,畜牧產品向高端化發展,在食品安全、環境健康、鄉村振興等方面促進人類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