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農戶改變“地趴糧”儲存舊習俗,自覺增強保糧減損的意識,入冬以來,鎮賚縣積極采取措施,加強宣傳引導、規范糧食收購秩序、強化屬地監管。同時,探索新的糧食儲存方式,推廣新型儲糧設施和技術,減少“地趴糧”現象的發生。 11月21日,東屏鎮東升村趙亞芳家的庭院里3棧玉米排列整齊,在陽光的照射下,金黃亮眼。 “為了搭建儲糧倉,村里購買了聚丙烯圍網,發放到125個儲糧戶手里,解決了一部分玉米‘棧’不起來的問題。全村400公頃玉米收獲共計3000多噸,與‘地趴糧’相比,一公頃玉米能減少損耗350—500斤。這是劉寶家2公頃玉米,一共儲存了9棧。”指著新“棧立”起來的玉米,東升村黨支部書記王杰很是開心。 在查干村,農戶們紛紛行動起來,除了采取圍網方式儲糧之外,還發揮聰明才智,用碼趟子的方式儲糧,確保大雪降臨前對糧食做好防護,避免發生霉變。 臨近中午,鄭德印家院子里有說有笑,非常熱鬧,村書記于建軍正組織幾名村民幫助他家玉米“碼垛”。 “德印是村里中糧大戶,今年種了8公頃玉米,產量粗略估算能打17萬斤。這些玉米用圍網‘棧’起來,少說也能減少損耗近4000斤,收入比去年也能增加4000多元。還有,你看咱們村鄰里互助搞得多好,著急的活大家都來幫忙干。”于建軍既興奮又驕傲。 響應鎮賚縣政府號召,東屏鎮把科學儲糧作為冬季止損重點,鎮領導分片包村督戰,村干部帶頭,村民團結協作,全村目前95%以上農戶都解決了“地趴糧”問題。 眼瞅著即將到手的效益,加之鎮賚縣糧商部門積極組織技術人員開展入戶宣傳動員和技術指導,更多農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 積極落實全省關于抓好農戶安全儲糧部署要求,鎮賚縣計劃投入735.2萬元,為“地趴糧”整治工作提供資金保障。11月13日,第一批資金300萬元已經撥付到位。各鄉鎮多措并舉,大力推廣科學儲糧方式,確保農戶儲糧安全。引導農民改“存糧在家”為“存糧在庫”的方式,減少“地趴糧”。 截至11月21日,全縣已解決“地趴糧”35.1萬噸,其中,儲糧倉及棧子解決0.1萬噸,pvc網(鐵網)等圍囤方式解決4.4萬噸,趟子+圍擋解決12.6萬噸,“延期結算”解決0.05萬噸,已銷售入庫18萬噸。 |